为持续巩固发展新时代“汤阴经验”,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8月1日,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全市法院涉军维权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半年全市两级法院涉军维权工作情况,发布五起涉军维权典型案例。
1996年11月,汤阴县法院在全国率先成立“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巡回法庭”,迈出了运用司法手段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探索步伐,后被誉为“汤阴经验”在全国全军推广。29年来,安阳法院持续发力、改革创新,构建起了“司法拥军、巩固国防,诉内维权、诉外服务,军地共建、和谐发展”的涉军维权工作模式。
构建全方位司法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诉内维权效能。上半年,全市两级法院成立涉军案件合议庭和执行团队20个,设立司法联络点6个,建立涉军维权诉调对接中心9个,建成涉军调解站33个,汤阴县法院、殷都区法院还分别在解放汤阴纪念馆、马氏庄园设立红色革命遗址司法保护基地,进一步织密“庭+队+站+点+中心+基地”全覆盖组织网络;完善“五个一”诉讼服务机制,线下诉讼服务中心均设置涉军指引标识和专门立案窗口,线上立案后逐案电话回访确认是否具有涉军因素,案件识别后专人登记、随卷移送审判部门;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工作规范,对涉军案件一律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一律进行标注、纳入监管,拟判决案件一律纳入阅核范围,一律对涉军服务对象进行回访;
打造立体化法律支持网络,持续优化诉外服务。畅通涉军维权服务通道,开设“汤阴经验·拥军在线”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开通“法律咨询”窗口,专人受理军人军属在线法律咨询,累计解答军人军属法律咨询60余人次。公布全市法院涉军维权专线电话,向军人军属发放涉军维权联系卡,为军人军属提供全天候法律服务;强化“司法救助+结对帮扶”双保障,对经济确有困难的军烈属,依法缓交、减交、免交诉讼费用。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军烈属最大限度依法给予司法救助;深化跨区域联动协作,探索建立跨区域涉军维权案件沟通协调机制,一案一议、因案施策,推动外省、外市籍驻安官兵及军属涉法涉诉问题高效协调解决;
凝聚涉军维权合力,深入加强军地协同。定期走访辖区部队,与驻军、军分区、人武部交换意见、反馈信息、通报涉军案件审理情况,共同研究解决涉军维权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联席会议军地协调机制,及时全面掌握部队和军人军属的司法需求,提前介入、快速解决。与辖区武装部召开涉军维权座谈会,通报上半年涉军维权工作开展情况和涉军维权典型案例,征求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开展“靶向式”普法宣传,全市两级法院组织开展邀请官兵进法院、送法进军营、法治讲座等普法教育活动25场。在春季新兵入伍之际,民法典集中宣传月和“八一”前夕,全市法院以多样化方式开展普法教育活动。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八一”前夕,安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杨带领全市两级法院干警代表走进驻安某部队接受革命教育和精神洗礼。
下一步,安阳法院将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提升新时代涉军维权“汤阴经验”的工作意见》,持续夯实司法保障、延伸服务触角、深化军地联动,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用司法力量守护“最可爱的人”,让“汤阴经验”在新时代焕发更强生机,为军政军民团结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贡献司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