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阳中院召开党组会议,听取了优化营商环境三个指标情况汇报。安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更生主持会议,中院班子成员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软实力、核心竞争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积极举措,必须树立系统思维、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坚持硬指标和软环境齐抓并进,不断提高司法服务保障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从2019年营商环境指标评价结果来看,法院牵头的“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三项指标还存在短板。暴露出了牵头部门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对指标内容理解不深不全不透,工作方法不够科学,工作措施不够精准,内外沟通不够到位等问题。下一步,各牵头部门必须深入查找问题症结,制定务实管用举措,确保2020年营商环境评价取得好成绩。
会议强调,全面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充分认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要深刻认识到,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落后的根本性原因是涉企案件办理质效不高、服务不优,必须树立问题思维、问题导向,以开展“6+1”专项行动为抓手,促进评价指标提升。要开展长期未结涉企民商事案件专项清理行动,不断提高涉企民商事案件审判质效。要开展明显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专项清理行动,为企业生存发展留足空间。要开展执行难案专项清理行动,解决涉企执行立案难、立案慢、终本终结不规范等问题。要开展涉企错案纠正专项行动,健全涉产权冤错案件有效防范和常态化纠错机制,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要开展长期未结破产案件专项清理行动,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企业脱困重生。要积极开展“涉诉企业走访调研”活动,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巩固深化“司法服务惠千企”专项活动成效。要注重研究与指标评价相适应的工作方法,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见成效。要优化办案流程,对涉及营商环境指标的案件实行“绿色”提示,瞄准评价指标体系逐案抓提升,确保案件办理优质高效。要完善考核机制,严格责任倒查,切实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会议要求,牵头部门负责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要加强分析研判、精准指导、常态督导、统筹协调。相关业务部门要分别对照“保护中小投资者”“办理破产”“执行合同”三项评价指标,吃透要求,把握标准,创新方法,细化责任,确保评价指标持续提升、整体提升。技术部门负责重点案件的“绿色”提示节点软件可行性论证、系统嵌入等工作,为优化评价指标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