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法官,每天都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打交道,接待的人多了,热情少了,不耐烦多了。随着在我市两级法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我通过换位思考,站在当事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感触颇深,获益匪浅。
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我希望在提交起诉状时,能够有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我耐心讲解;在材料欠缺时,有人能够给予充分的告知,避免多跑腿、跑断腿;如果我身体不好,希望法官给予我更多的关照,采取网上立案或登门立案;如果我是生活非常困难的当事人,希望主动让我缓交、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
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我希望案件立案以后,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谁是案件的承办法官,并且法官能够及时通知我案件进展程度。我希望法官能够以实现各方当事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积极对案件进行调解。案子到了庭审阶段,我希望法官能够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程序权利,让所有的当事人都能平等地享有诉讼权利;庭审结束后,希望法官主持正义,不论面对来自哪个方面的压力,都能忠于事实和法律,作出最公正裁判。
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希望所有的裁判文书都是口惠而实至的支票,均能够将一张张白条变成一张张钞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不要让当事人赢了官司寒了心。
假如我是一名信访当事人,我也许会絮絮叨叨,说起话来天马天空,没玩没了,但我仍然希望得到法官的诚心接待、耐心倾听,我希望法官能给我一张板凳、倒一杯水,耐心的听我的诉求。如果我的请求是合理的,请你帮帮我,不要踢皮球,互相推卸,诉求无门;如果我的请求不合理,请你用朴素的语言向我解释清楚,请不要两句话把我打发。
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我希望得到法官的尊重、理解和包容。也许我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案件走上了神圣的法庭,也许我对法律一无所知,也许我会在法庭上喋喋不休,甚至是情绪激动,也许我的诉求不尽合理也不尽合法,甚至有不讲道理的地方,但请法官能理解我的无奈,宽容我的无知、尊重我的诉说。我可能一辈子就打这一次官司,与法院打一次交道。打官司对你们来说是小事,对我来说却是天大的事。一个官司的成败,关系到我乃至我的家庭的一辈子。
通过这次换位思考,我深深的体会了当事人的种种不解和难处,也深深体会到当事人需要什么样的法官。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当事人对我们法官最衷心的期盼。今后我将以全新的精神风貌,牢记司法使命,坚守司法岗位,依法行使审判权力,清正廉洁,公正审理每一起案件,力争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