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仕途的公务员如一袭白袍,白袍一旦点墨,终身将不可洗净”,入院之前,我对法院的印象是公正严明的执锤法官,威严肃穆的办公大楼,影视剧中雷厉风行的形象,庄严而神圣,权威而高大。
等到进入法院,我看到颈椎已经酸疼,却依旧坐在电脑前,逐字逐句斟酌裁判文书审判员;看到眼睛已经酸涩,却依旧埋头校对法律文书,整理卷宗的书记员;看到拍拍身上的寒霜,集中攻克“骨头案”让“老赖”无处遁藏执行法官;看到导诉员亲切地接待来访群众,看到立案法官耐心引导群众选择最合适的司法救济途径。听到调解室里,人民调解员正悉心疏导;审判庭上,着袍法官正权衡情法;合议室内,人民陪审员正动情入理。法院在心中的样子不再只有严肃,不再只有庄严,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感受到了司法的温情,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不断为司法事业奉献着青春和智慧。
作为一名法院人,对法院的热爱表现为坚持廉洁自律,恪守道德底线。“公生明,廉生威”,坚守廉洁司法,才能彰显法律的权威和法官的威严。清正廉洁是法院人应当具备的价值观和基本品质,也是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的重要保障。“廉洁”是法官的立身之本,只有清正廉洁,才能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完全做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以金钱或其他利益作为案件处理的标准,才能保证每-个案件都做到公平、公正。
作为一名法院人,对法院的热爱表现为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必须常存好学之心,不断扩展自身知识层面,才能应对不断更新的法律问题,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首先,要加强对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及时掌握最新法律法规及法学研究成果,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法律素养,适应法律更新对法院人司法能力的新要求。其次,要注重对其他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司法工作中,总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遇到形形色色的事,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增长社会经验,才能准确把握案件事实,有效地与当事人沟通,进而做出正确的司法裁判。最后,还应向他人学习,审判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充足的法律知识,也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纷繁复杂的案情,要虚心向老法官请教,善于总结实践经验。
作为一名法院人,对法院的热爱表现为秉承法律信仰,坚持司法公正。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著作《宗教与法律》中提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现代法治精神的内核,作为最接近法律、最应当守护法律的群体之一,法院人必须怀有对法律的虔诚信仰,秉承对法律的崇仰之心,让内心对法律的纯正信仰成为指引自身工作、生活的最高准则。只有坚守对法律的信仰,才能保持最初的正义之心,做到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司法公正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只有公正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才能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升法院、法官的公信力。
作为一名法院人,对法院的热爱表现为常怀恻隐之心,坚持司法为民。法律不外乎人情,法律的目的重在保护社会弱者,法官在裁判过程中,在行使自由栽量权时,不仅要适用法律、公正裁判,还应对民众保持一种朴素的情感,应当怀有对人民群众的感恩之心。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每一名法官必然来自人民,法官应具有人民性,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践行法官职责。
持法律之利剑,斩社会之邪恶,持天平之公正,如你如我,愿我们不忘初心。我是法院人,在推进法治化的道路上,我们不彷徨,不迷茫,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司法定会更加公正、温暖且有力。让我们怀揣着最初的梦想,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