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开展以来,我认真参加了学习讨论,对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深刻理解。通过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实行换位思考,真正理解当事人的司法需求,审判活动才能获得当事人的理解和认可。
在我院开展的“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中,通过角色转换、换位思考的方式,我深刻体会到了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于公正司法的新期待,深入思考了人民群众对于司法能力的新要求。同时也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公正高效司法的需求与司法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近年来,我院实行严管厚爱治院理念,审判作风有了很大提升和转变,但是也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期待人民法院能够以公正效率为目标,办事流程公开优化透明,法官能够热情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诉讼服务,使当事人以较小的诉讼成本和时间达到诉讼目的;假如我是一名当事人,希望法官不仅表面上态度热情,门好进了话好听了,而且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所想,敢于担当,为当事人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次活动,我要着重从以下几点改进提升:
一、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法官行为规范》要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职业操守,按照曹更生院长提出的“六个一”要求做好审判工作。进一步树立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对待当事人热情诚恳,尊重和善待每一名当事人,认真倾听当事人的诉求,让当事人把话讲完。对当事人提出的诉求及相关问题,要深入调查核实,及时组织当事人对调查结果质证,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
二、学习专研法律业务知识,提高办案技能,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阳光审判,杜绝暗箱操作,增强审判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利用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快速办案尽快解决纠纷,使当事人能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法定的诉讼效果。
三、要勤政务实,对当事人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细节,都要足够重视,不厌其烦,扑下身子到现场实地调查核实,及时组织当事人质证,给予当事人答复,听取当事人意见。 加大案件调解力度,站在双方当事人的立场,从减少诉累出发,多做调解工作,提高案件调解结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