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文化 -> 文体生活

保持理性和中立,忠实捍卫法律

  发布时间:2018-10-29 16:43:58


    每一个通过招录考试进入法院的年轻人,都曾经胸怀梦想,踌躇满志,都曾为一袭白袍,没有被点墨沾染。当书本中的一行行文字变成面前一幢“忙碌”的大楼,在与当事人的一次次对话中,法院的印象慢慢在心里变得鲜活,变得明亮。

    当事人在进入法院之初,或者愤怒,或者悲恸,急于把自己的诉求和遇到的麻烦在短时间内全部“倾倒”给法院工作人员,并期望得到理解与支持,最终破解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相对于群众的感性,处在中立地位的我们,需要保持理性,从海量夹杂情感的信息中提取出真正与案件有关的要素,并引导他们选择最合适的司法救济途径。

    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有转化“语言”的能力。一方面是从当事人所描述的事实、理由和证据等内容中提炼出与诉讼有关的语句,并转化为法言法语,帮我们厘清与案件有关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将释法明理的晦涩法言,转化成当事人能够听懂的语言,让当事人通过一次询问解决掉心中的困惑或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其次,要有居中调处的立场。法院站在公平之秤的中间,不是任何一方当事人的代言人。居中裁判要求法官和法院工作者要超然于纠纷之外,不能主动介入到纠纷中去,要客观、中立,与各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距离,不偏不倚,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地裁判。可以说,没有任何偏颇的居中立场是确保司法公正的一道重要防线。

    再次,要有去伪存真的能力。案情逐渐明了,事实逐渐清楚的过程就是一个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一代清官包拯,之所以为人们所敬仰,就在于他从细微之处入手,抽丝剥茧般慢慢去印证当事人双方的表述,用科学的方法不断接近案件事实的真相。正因为此,胜者拍手称快,败者心服口服。

    最后,要有人文关怀的柔情。司法是有温度的,而不是冷冰冰地让人无法靠近,我们用温情的微笑服务和便民周到的服务设施来迎接来访的当事人,用特设的绿色通道来关爱残障人士,用耐心、贴心来抚平当事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用司法的温暖拉近和当事人之间的距离,用倾听的姿态让当事人感受到尊重和理解。

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法律帝国的王候。唯有忠实的捍卫法律,法官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获取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人民法院事业才能得以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郭向兵    

文章出处:中院立案一庭    



关闭窗口

地址:安阳市文峰大道东段中级人民法院   邮编:455000   咨询电话:0372-3163078  
您是第 48085628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