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5日,我院决定在全市法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这次活动,引导干警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当事人参与司法工作时的切身感受,以及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通过换位体验,感受到当事人打官司的不易,对于在以后的工作中如何与当事人交流,如何做好行政审判工作是一个更好的促进。现将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汇总如下。
一、提高了思想上的认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法官是人民的法官。通过“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感受当事人参与司法工作的酸甜苦辣,更加坚定了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改进完善司法为民方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新需求。在行政审判工作中,与行政机关打官司,当事人本身处于劣势地位,更要自觉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要充分听取每一个当事人的意见,耐心接待每一个当事人,设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切切实实的维护当事人的权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促进了工作思路的转变。
通过此次活动,从当事人角度参与司法活动,体验立案、审判等阶段,深刻体会当事人急于得到判决结果的焦急心情,感受到当事人打官司的难处,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以此活动为契机,转变工作思路,做到以下“三个一”。
一是多一些耐心,作为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在当事人不知如何诉、怎么诉的情况下,给予其更多的耐心。例如:倾心接待每一位当事人,耐心对待表达能力欠缺的当事人,不带有厌烦情绪,切实改变作风,让人民群众满意。
二是多一些细心,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以法律为准绳,认真撰写每一份裁判文书,注重文书的阐情说理,让当事人通过裁判文书就能知道自己赢在哪儿、败在哪儿,为什么赢又为什么败。
三是多一些放心,依法办案,拒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不会让当事人因为没有请客送礼而担心自己的案件会不会受影响,真正做到让当事人放心。
三、指明了今后的工作方向。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工作目标,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工作方法,优化诉讼服务,提升工作质效,树立亲民观念,增强为民意识,满足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法院工作的新期待。
在接待当事人的过程中,对待当事人态度和蔼,让当事人感受到法院的亲民又不失威严。在办案过程中,让每一位当事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倾诉,体谅当事人的不理性。同时,坚持依法办案第一要务,积极稳妥处理好每一起行政案件,不断提高行政案件审判质量,开好每个庭审,接待好每一个当事人,写好每一份判决,力争把每个案件都办成精品、铁案。
“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部门负责人,我会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庭同志积极参与,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