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新闻 -> 法院要闻

安阳法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

  发布时间:2018-03-08 15:21:06


    为切实增强全市法院广大干警的群众观念、群众感情,教育引导广大干警更多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安阳中院决定自3月5日起,在两级法院广泛开展为期近3个月的“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

    3月7日下午,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更生在动员时指出,在全市法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对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树牢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司法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曹更生院长强调,全市法院广大干警要紧紧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全员参与“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查找审视人民群众在参与法院立案、审判、执行等司法活动中自身存在的问题,梳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切实加以整改。要进一步树立亲民观念,增强为民意识,涵养为民情怀,改进司法作风、工作方法、服务态度、工作质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次开展的全市法院“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按照动员发动、学习讨论、集中整改、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设定了13个讨论议题,提出了“换位体验当事人”等要求,活动截止5月底结束。

    附: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进一步增强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设身处地的为群众多着想、办实事、解难题,中院决定在全市法院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新要求,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工作有关要求,围绕“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工作目标,教育引导广大干警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体验当事人参与司法工作时的切身感受,以及可能面临的种种困难,着力解决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司法工作发展之间的矛盾,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和美好生活期待,促使广大干警进一步改进审判作风,树立亲民观念,增强为民意识,涵养为民情怀,不断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做到常怀爱民之心,常兴为民之举,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参加人员范围

    全市法院全体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业务庭室及综合部门在编干警、劳务派遣工作人员等在法院工作的各类人员。)

    三、活动内容

    紧紧围绕“人民法官为人民”为主题,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感受普通当事人参与司法工作所遭遇的酸甜苦辣,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梳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帐,快速有效地抓好整改落实。

    四、活动时间

    2018年3月5日至2018年5月31日。

    五、活动阶段

    这次“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着眼提高全市法院司法为民服务质量,突出查摆整改提高,从3月5日开始到5月31日,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发动阶段(3月5日至3月11日)

    各基层法院、中院各部门召开“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动员会议,对大讨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引导广大干警充分认识开展本次大讨论活动的重大意义,增强干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单位、各部门要立足工作实际,细解活动方案,制定本单位本部门具体的活动方案,并报中院政治部备案。

    中院成立由中院党组书记、院长曹更生为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副组长的“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张筱丽兼任,办公室设在中院政治部,全面启动大讨论活动。各基层法院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大讨论活动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二)学习讨论阶段(3月12日至4月29日)

    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突出以当事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换位体验、换位思考和问题导向,广泛展开讨论,梳理问题清单,明确司法为民服务新标准,制定司法为民服务新措施,迅速整改。要换位思考,结合工作,重新检视自身在司法作风、工作方法、服务态度、工作质效、言行举止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深入分析人民群众对新时代法院工作的新期待和亟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一是深入学习“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人民司法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地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理念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将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地用其来指导、推进法治建设。

    二是反面反思,着眼“当事人不希望遇到的、看到的问题”开展讨论。重点围绕是否存在以下行为进行讨论:为民宗旨意识淡化,对待当事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态度生硬,不愿做、不敢做群众工作;对群众的困难、群众的疾苦、群众的冤屈,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不尊重群众,不相信群众,想问题、干事情不听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致使一些工作得不到群众支持;对待上级吹吹拍拍、虚意逢迎,对待群众则居高临下、态度生硬;不愿接触群众,怕群众“出难题”“添麻烦”。

    三是正面引导,着眼“当事人的企盼和希望看到的”开展讨论。重点围绕以下选题开展讨论。

    1、假如我是当事人,我会对法院、对法官有什么样的期待和要求呢?

    2、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在我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阶段,感受到不仅仅是公平正义,还有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真心真情真意。

    3、假如我是当事人,希望法官能够做到办案公正高效、业务能力精湛、有着良好法律修养和为民司法情怀。

    4、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在我走进任何一个法院时,我不会因为不熟悉法官而担心,不会因为没有宴请法官而害怕,不会因为没有送礼给法官而心虚。

    5、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我的官司无论到哪个法院都能够速战速决,而不是N年抗战。即使我输了官司,也让我知道为什么输了,让我输得心服口服。

    6、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不管哪个法院做出的判决书、调解书都不是空调白判,空头支票,希望都能够公正公平、切切实实地维护当事人的权利。

    7、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法官能坚守岗位,我希望一来立案庭就能找到法官,即便找不到,也很想知道法官去哪儿了?这样才能决定我要不要继续等候,等到何时,或者还是改天再来。

    8、假如我是当事人,如果我到法院去立案,我希望在整个立案过程中,法官能热情接待我,言谈举止礼貌得体,我希望看到法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希望看到法官和颜悦色,让我们如沐春风。

    9、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法官能管理好情绪,认真地听我倾诉。可能我诉说中会有不满的情绪宣泄,会有不理性的表达,甚至会跑题、会抱怨,但请您能体谅我,能尊重我,我只有全部说出来了,我内心才不会拥堵。

    10、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遇见的法官是真正想方设法为老百姓办事的,能办事的,而不是推三阻四、敷衍了事的。

    11、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法官能有较高的业务素质,较强的应变能力,希望法官能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丰富思想,从而为我宣讲与我的案件有关的法律和政策。

    12、假如我是当事人,不论我是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当原告还是被动应诉成为被告,我都希望我的诉讼之路是公平公正的。法院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理应公平对待双方当事人,我也愿意相信法官会谨慎运用手中的权力。

    13、假如我是当事人,我希望我的案子能得到阳光、透明地审理。

    四是围绕本部门工作职责及工作开展情况展开讨论。业务庭室围绕立案信访审判执行等工作,检视本部门“精品案件”工程开展情况,每起案件是否办成铁案,是否“案结事了”,是否达到了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综合部门围绕服务保障审判执行工作,查找本部门工作是否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保障,是否关注支持业务庭开展工作,各项服务保障是否及时、优质、高效。从事非审判工作的人员,遇见当事人是否履行“首问引导制”,及时引导好当事人;是否在法官“化解矛盾纠纷”时当看客,有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和言行;有无贪图私利,以权谋私,利用工作便利拉法官“下水”,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甚至充当“诉讼掮客”“法律掮客”;是否在引导当事人过程中,时时处处想到自己是法院的一员,代表法院形象,在当事人眼里非审判人员也是“法官”,积极尽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当事人,为当事人办实事、解难题,积极做一些服务保障、化解矛盾、宣传法院为民举措等辅助工作,为法官开展立案、信访、审判、执行、调解、再审等工作减压减负。

    五是开展“换位体验当事人”活动。全市法院各业务庭室、综合部门每位干警都要以“普通当事人”身份到异地法院进行一次“换位体验”, 通过“接受门岗查证安检”“立案窗口咨询”“信访窗口咨询”“路遇法院工作人员问事”“旁听民商事、行政、再审案件开庭”“旁听刑事案件开庭”“申请执行”等,体验当事人进行诉讼所面对的各种情况和困难。体验中,要自始至终做到“真实的当事人身份”不变,运用“当事人的思维”去处理去协调遇到各种阻碍,确保全部完成体验课题。

六是开展优秀心得体会交流学习。要人人撰写大讨论心得体会,以部门为单位开展座谈交流发言,并进行领导点评、大家互评,找差距、谈感受、话进步、共勉励。大讨论心得体会要自己亲自写,严禁找人代写,严禁网络版心得,严禁抄袭雷同。中院、各基层法院将把大讨论优秀心得体会汇编成册,方便大家学习。

    (三)集中整改阶段(4月30日至5月20日)

    一是建立整改台帐。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大讨论活动,及时汇总梳理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建好干警个人和本单位本部门两套台帐,并报中院政治部。

    二是虚心听取意见建议。要通过设置意见箱、开通专线电话、开设专栏、设立网上邮箱等措施,畅通群众表达意见的渠道,认真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走访企业、回访当事人,召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律师代表、诉讼当事人代表和社会各界座谈会,虚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法院工作和提高审判质效,更好地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宗旨。

    三是开展“热心接待当事人”活动。在立案、审判、执行每个环节,教育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接待当事人要热心、倾听诉求要耐心、审判案件要细心、解决问题要诚心”,用“四心”换取群众的顺心、安心。

    (四)总结提高阶段(5月21日至5月31日)

    一是检查验收。通过查看庭室务会、党支部会议记录、活动照片、干警个人台帐、单位部门台帐、宣传稿件、心得体会发言等,查看活动是否落实;通过实地调查、个别谈话了解活动落实情况;通过明察暗访、观摩庭审、查看案件流程和审判质效,随机了解当事人,检查活动落实效果。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组织干警结合自身岗位,紧紧围绕群众关切的立案信访、执行难、廉洁司法、便民诉讼等问题,从规范礼貌用语、热情接待来访、耐心解答咨询、诚心解决问题、判后释疑、方便诉讼等方面寻找进一步改进的方法。要围绕当事人所思、所怨、所盼,进一步健全机制、完善制度、改进措施,在当事人期盼的事上做起改起,进一步改进司法作风,让人民群众满意。

    六、活动要求

    一要思想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开展“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是加强全市法院思想政治建设和法院全面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引导广大干警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忠诚司法事业、忠心为民司法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大讨论活动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主要领导亲自抓,各级领导带头抓,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完成规定动作,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完善司法为民机制,把这项活动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不流于形式。

    二要人人积极参与,确保活动成效。活动中每位干警都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特点,认真反思自己在过去工作中的作风、态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找出问题,理清思路,寻找突破口。全市法院广大干警要转变思想观念,学会换位思考,变“要求当事人理解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理解当事人心态”,让当事人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我们的工作。

    三要广泛开展宣传,确保宣传效果。各单位、各部门要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市级以上新闻媒体网站、手机客户端等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展板、两级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自有媒体开辟专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宣传“假如我是当事人”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意义、方法步骤、重点讨论内容和取得的成效,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责任编辑:郭向兵    

文章出处:安中宣    



关闭窗口

地址:安阳市文峰大道东段中级人民法院   邮编:455000   咨询电话:0372-3163078  
您是第 4808812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