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下午,一起涉港案件的原、被告双方将两面锦旗送到了殷都区法院的诉调对接中心,“网络时代促和谐、万里香港化纠纷”“远程视频千里保驾护航、网络视频为和谐化纠纷”,一面锦旗虽小,一句“殷都区法院为我们地方企业保驾护航那决不是一句空话”用词虽不多,但场面和谐,笑声不断。能得到原被告双方的认可,之前近2个月的付出和心血终换来一份收获,处理案件的法官也颇觉欣慰。
原告安阳某混泥土公司委托人回忆,这次纠纷是发生在2015年12月,被告潘某是香港人,另一被告湖州某工程公司在浙江省湖州市注册,在安阳市一起合作工程的时候,潘某向原告借款30万元,后经过多次催要无果产生纠纷,误会越来越深,矛盾不断在激化,无奈原告公司选择了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利,但是考虑到开庭送达太困难,被告毕竟常年在香港居住,又没有准确住址,无法送达。走公告送达程序要登报公告3个月才能开庭时间太长,按程序走到执行最少半年时间,更大的困难就是面临着将来执行的问题,原告顾虑重重。
万法官收到案件时,综合考虑案件的各方面因素,决定启用该院远程网络视频调解室,利用该院成熟的网络平台主动与被告潘某建立联络,经过微信沟通,电话耐心劝导、化解双方矛盾,终于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成功化解了这起纠纷,不仅调解了纠纷,双方的关系也缓和了,最主要的是潘某主动偿还了30万元的借款。在原告公司接到法官的电话通知,2月5日潘某已将款项转入公司账户,让他们确认下时,一种惊讶一种喜悦一种激动,话语僵硬了此刻的心情无法用文字形容。
万法官讲道:“其实很多矛盾都是从一个没有解开心结开始的,双方互不让步,矛盾越结越深,作为一名法官在调解案件的时候,往往放下身段以一位百姓或者朋友的身份出现在他们中间,化解矛盾时大家便会少些抵触心理,多些耐心、带些诚意、多些理解,但又不能缺少法律的威严”。万法官她以女性独有的耐心和细致的观察力,灵活地运用“审、判、调、裁”等各种司法技巧,妥善地调处了大量的民事法律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自2017年3月以来,她带领的诉调团队运用远程网络视频调解室,化解社会矛盾600余起,有效的为当事人节省时间、精力和金钱,也有效的减轻了法院的诉讼和执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