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涉农维权活动向纵深发展,1月15日上午,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召开涉农维权活动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北关区法院政治处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宋建武主持新闻发布会,安阳晚报、河南法制报豫北新闻等多家媒体应邀出席。
发布会上,北关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周钊华向在场媒体通报了今年涉农维权活动的开展情况,重点发布了三起涉农维权典型案例,并就记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以下为本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三起典型案例。
案例一:12月8日上午,由北关区法院民一庭庭长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审理一起涉及农民工及“三留守”人员利益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2015年9月,农民工常某在去工地途中,被宋某驾驶重型货车撞到,当场死亡。经交通部门认定,宋某对事故负全部责任。听到噩耗后,常某的家人悲痛万分。常某作为家中唯一的精壮劳动力,承担着养活妻儿老小的重任。他的去世,留下父母、妻子陈某及一双未成年的女儿孤苦无依。事故发生后,常某的家人要求肇事司机宋某、肇事车辆所有人张某及肇事车辆投保的某保险公司进行赔偿,在多次协商未果的情况下,诉至本院。
考虑到此案涉及农民工及“三留守”人员双重利益,北关区法院当即决定对审理过程进行庭审直播,便利群众监督,保证司法公正的同时,更有利于提高全省法院涉农维权活动的社会关注度,增强农民及其他公众的法律维权意识。此次庭审直播在网上播出后,受到网友的一致好评,起到良好的社会示范效果。 庭审后,为使案件能够得到圆满解决,承办法官又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多次与双方当事人展开沟通协调,2015年12月25日,在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由被告某保险公司在2016年1月25日之前一次性赔偿常某家属各项费用共计51.5万元。法院依法制作调解书并向当事人送达。
案例二:12月16日上午,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的法官将巡回法庭搬到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公开开庭审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庭审现场吸引了附近的农民工纷纷驻足观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给现场的农民工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庭审中,原、被告双方针对争议焦点各自作了具体的陈述、举证、质证,整个过程公正、规范、有序。
庭审后,法官还对旁听庭审的农民工进行了法律宣传,就他们关心的劳动争议、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等法律问题一一作了耐心解答,力求将办案过程变为普法课堂。
北关区法院以民事巡回法庭这样的方式“送法进工地”,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公开审理,在促进司法公开透明的同时,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使农民工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法律关怀,达到审结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在承办法官的努力下,本案已于2016年1月13日调解结案。
案例三:12月22日上午8时3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一起涉及农民工的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件正式开庭审理,担任此案审判长的是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付田林。
该案原告张某系农民工,2014年4月在临时市场被雇佣到工地干活,不料干活期间被从顶楼脱落的电缆砸中右脚造成骨折,后被送到医院救治。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张某将雇佣方等三方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各项费用。
庭审过程中,付田林副院长与两名合议庭法官配合,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了举证、质证,对证据进行了严格审查、认证,充分听取了双方当事人的辩论意见,进一步查清案件事实。整个庭审程序规范严谨、条理清晰。此次由院领导担任审判长,亲自审理涉农维权案件,是北关区法院积极开展全省法院第七次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暨农村“三留守”人员权益保护、打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等系列涉农维权专项活动的一个缩影,通过院领导亲自开庭审理涉农案件,对其他干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有利于推动第七次涉农维权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